享战心资深实经玩家低吸的实的真一个验分法高抛
大家好,我是AL.D,一个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。还记得我之前在Mirror上分享的ordi、eths、pepe等项目的预判文章吗?当时不少朋友都说预测得挺准,今天我想把这个"魔法"背后的底层逻辑掰开揉碎讲给大家听。 其实这套方法论不仅适用于火爆的铭文市场,对token一级市场、NFT交易甚至传统二级市场都很有参考价值。就连Web2时代的互联网营销玩法,也逃不开这个规律。毕竟人性亘古不变,赚钱的逻辑也总是相似的。 让我先讲个有意思的故事。记得去年我家附近开了家"歪脖三自助",人均299,天天爆满。有人说是食材超值,也有人觉得一般。很快就有模仿者出现,结果要么成本太高亏本倒闭,要么根本没人光顾。 这背后的门道其实很简单:老板先用一个月高品质低利润吸引周边3-5公里的顾客,等口碑起来后扩大到10-20公里范围时开始用中上等食材,利润提到20%。再过两个月换成普通食材,利润直接翻倍到50-60%。最后等市场饱和时,又推出499的大闸蟹畅吃套餐收割最后一波... 这套玩法在Web3世界里简直如出一辙。每个项目的推广都像水滴落入湖面,先在最核心的圈子泛起涟漪,然后层层扩散。只是在新媒体时代,这个传播过程被加速了上百倍。 我观察发现,每个项目的参与者可以分成三个圈子: 1. 第一圈:项目方的核心圈子,他们最早知道内幕消息,建仓成本最低。就像自助餐厅开业前就拿到宣传单的老顾客。 2. 第二圈:核心圈子的亲信和优质社区,他们在利好刚开始发酵时进场,就像看到朋友圈推荐才去尝鲜的食客。 3. 第三圈:普通散户,等他们听说这个项目时,价格已经处于高位,就像最后冲着大闸蟹套餐去的冤大头。 有趣的是,在传统餐饮业要半年完成的三圈扩散过程,在币圈可能5分钟就完成了。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总是买在高点卖在低点。 为此我摸索出一个笨但有效的方法:给微信里所有KOL和社区做标记。当第一圈的人开始讨论某个项目时买入,第三圈的人开始讨论时卖出。就这么个简单策略,我的综合收益率达到了70%,个别项目甚至赚了120倍。 当然,这只是入门级的玩法。更高级的玩家会通过数据分析追踪"聪明钱"的动向,或者自己成为KOL获取第一手信息。不过我还是建议新手先把基本功练好,毕竟靠别人永远不如靠自己。 1. 不要盲目相信社区推荐,大多数时候你已经是第三圈的人了。 2. 与其到处加群,不如静下心来研究项目本身。我见过太多人在各种群里泡了几年还是亏钱。 3. 建立自己的判断体系比任何致富代码都重要。这点说起来容易,做起来难,需要长期积累。 最后我想说,比起这种存量博弈,我更欣赏那些能创造增量价值的项目。无论是破圈的NFT,还是改变游戏规则的GameFi,他们才是真正推动行业前进的力量。期待看到更多这样的创新出现。从一家自助餐厅说起
币圈的"三圈法则"
我的实操方法论
给新手的忠告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比特币突破2.6万美元:是真牛市还是假反弹?
- a16z为何看好Pimlico:解密账户抽象赛道的投资逻辑
- 当东方优雅遇上西方狂野:Panda币的双重魅力
- 数字资产时代的财富密码:为何UN Global值得信赖
- 9.11主流币交易回顾:比特币实战策略复盘
- 解密加密市场的血液:为什么流动性才是真正的王者?
- 成为币圈Holder有多煎熬?一个过来人的血泪自白
- 以太坊精准做空策略复盘:40点利润轻松到手
- 当个人自由遇上集体依赖:比特币时代的矛盾困境
- 区块链世界的通行证:跨链代币如何重塑加密生态
- 师爷陈11.1深度解析:资金费率与指标信号背后的交易哲学
- 区块链世界的隐形危机:数据可用性难题的深度剖析
- 晚间热点:币圈狂欢背后的冷思考
- 玩具反斗城惊艳转型:Z世代的新乐园
- 开发者指南:用NFTScan API轻松玩转以太坊NFT生态
- 当财务遇上科技:一场颠覆传统的数据革命
- 币市风云录:11.28比特币以太坊行情深度解读
- 独家揭秘:Circle酝酿明年IPO,Robinhood强势布局欧洲加密市场
- 区块链行业周报:中美科技博弈加剧,ETF创新产品蓄势待发
- 11月1日比特币走势观察:短线回调风险不容忽视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