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虚拟资产状争夺战中者牌照所现5位的2交易家赢家与竞争
还记得去年那份轰动业内的《香港虚拟资产发展政策宣言》吗?当时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的表态让整个加密圈为之一振。转眼间一年过去了,作为长期关注香港金融市场的观察者,我发现这个"东方华尔街"的虚拟资产监管格局正在悄然成型。 香港证监会9月底的最新公告揭示了一个有趣的现象:目前共有8家交易所被纳入监管视野,其中2家已获正式牌照,5家正在排队申请。说实话,这个数字比我想象的要少,看来监管层的审核标准确实相当严格。 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那两家"先行者"——OSL Digital Securities和Hash Blockchain。它们就像是考场里最先交卷的优等生,自然吸引了众人目光。不过我更感兴趣的是,这些平台凭什么能率先突围? HashKey Exchange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"根正苗红"。肖风博士的央行背景、万向系的资本支持,再加上ISO双认证,这种配置在香港金融圈简直就像拿了"免死金牌"。我注意到它最近新增了AVAX交易对,这步棋走得相当聪明——既满足合规要求,又紧跟市场热点。 而OSL则展现了另一种生存智慧。背靠上市公司BC科技集团,它的业务版图从经纪、托管到SaaS服务一应俱全。特别是他们通过的SOC 2审计,这相当于在机构客户心中竖起了一面金字招牌。不过目前主要服务专业投资者的定位,也反映出香港市场的谨慎态度。 在申请队列中,各家都使出了看家本领: • BGE请来了HashKey的创始成员掌舵,这招"挖角"相当精准 • HKBitEX的高管团队堪称"港交所校友会",监管经验丰富得令人咋舌 • HKVAX的三位创始人组合就像金融、会计、技术的"铁三角" • VDX则依托胜利证券的深厚根基,走传统金融转型路线 • Meex的技术团队来头不小,但管理层的透明度还有提升空间 有趣的是,这些申请者多数都强调服务专业投资者的定位,看来大家都深谙"欲速则不达"的道理。 与其他金融中心相比,香港的监管思路颇有特色——不是简单禁止或放任,而是通过牌照制度实现"戴着镣铐跳舞"。近期JEPX事件就像一剂清醒剂,让我们看到监管层的反应速度。虽然合规之路注定坎坷,但正如我在港交所某次闭门会上听到的:"宁愿走得慢,也要走得稳。" 站在从业者角度,我认为香港正在探索一条极具参考价值的中间道路。那些抱怨监管太严的同行可能需要明白:在4.5万亿美元财富管理市场的大蛋糕面前,合规不是束缚,而是入场券。 展望未来,随着更多申请者加入战局,香港虚拟资产市场的格局还将持续演变。作为观察者,我会继续关注这场"牌照争夺战"的最新进展。毕竟在这个新兴市场,每一天都可能书写新的历史。牌照争夺战的现状
两大持牌平台的商业密码
五位追赶者的突围之道
香港模式的特殊之处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华尔街大鳄正在密谋一场以太坊盛宴
- 普通人如何在加密市场寻找百倍收益机会?
- 从传统资产到数字世界:MIIX Stacy在Token2049大会上的行业洞见
- 比特币与通胀的博弈:加密市场的十字路口
- 香港稳定币新规落地:当金融监管撞上Web3理想
- 比特币大丰收!400点利润完美落袋
- 一场别开生面的Web3线下派对观察记
- 如何在熊市中发现下一个百倍币:一位老韭菜的掏心分享
- 加密市场回调背后:是危机还是机会?
- 行情观察:当数字黄金遭遇地心引力时的投资智慧
- 实盘分享:2单盈利7000美元的交易心得
- 加密货币市场呈现强者愈强格局:头部平台正吃掉整个蛋糕
- 数字金融的奥卡姆剃刀:OKM如何重塑Web3投资信仰
- 加密货币江湖:谁主沉浮?
- 从巴厘岛惨案看数字货币圈的浮华与危险
- Friend Tech必备神器大盘点:让你的社交交易如虎添翼
- Web3游戏即将迎来爆发期?这份数据报告透露了这些关键信号
- 从7000U盈利说起:一位币圈老司机的真心话
- 加密寒冬里的暖阳:流动性质押逆势增长200亿的启示
- 市场风向标:周悦盈带你看懂比特币与以太坊的微妙走势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