模理解路开始块化的进从零化之钱包
最近在研究以太坊生态时,我偶然发现了ERC-6900这个新标准。说实话,作为一个经常使用钱包的老用户,我对其背后的设计理念感到非常兴奋。今天就和大家聊聊这个可能改变我们使用钱包方式的创新提案。 要理解6900,我们得先回顾下4337。记得去年第一次体验合约钱包时,那种可以用ERC-20支付gas费的便利感至今难忘。4337确实带来了很多用户体验的突破: 但用着用着,我发现了一个问题。不同钱包厂商的实现方式五花八门,导致我在A钱包创建的钱包,在B钱包的DApp上根本无法使用。这让我想起了早期Android手机的应用兼容性问题。 正是这些亲身经历让我特别理解6900的价值。它主要针对两个关键问题: 1. 钱包兼容性问题 想象一下,你买了台新手机,结果发现所有App都要重新购买。这就是当前合约钱包生态的真实写照。ZeroDev、Biconomy等厂商各自为战,用户被锁定在特定生态内。 2. 功能扩展难题 现在的合约钱包就像一部不能安装App的功能机。想新增功能?只能整个换掉钱包合约。这不仅麻烦,还涉及重新审计等额外成本。 6900提出的解决方案让我眼前一亮——模块化架构。简单来说,就是把钱包变成"可插拔"的设计: 这种设计借鉴了Diamond Proxy模式,但做了关键改进。最让我欣赏的是它用call替代delegatecall的安全考量——毕竟谁都不想自己的钱包被恶意插件掏空。 想象这样一个场景:早上用DeFi插件做流动性挖矿,下午用NFT插件参与拍卖,晚上用社交恢复插件设置新的监护人。所有操作都在同一个钱包完成,不用来回切换。 特别看好这种设计对开发者的友好性。现在要开发钱包功能,不再需要从零开始,而是可以基于现有模块快速构建。这让我想起了WordPress的插件生态。 当然,新标准也面临不少挑战: 但从Alchemy团队的路线图来看,这些问题正在被积极解决。预计明年年初就会有可部署的主网版本。 作为一个普通用户,我最期待的是这个标准带来的钱包互操作性。也许不久的将来,我们就能像更换手机主题一样个性化自己的钱包,同时不用担心被锁定在某个生态中。 参考资料:从ERC-4337说起
6900要解决的核心痛点
模块化设计的精妙之处
实际使用场景畅想
挑战与未来展望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柴犬币的逆袭:一场4600万倍增长的疯狂之旅
- 揭秘美国警方如何围剿杀猪盘:一场没有硝烟的加密战争
- 比特币与通胀的博弈:加密市场的十字路口
- 比特币交易量跌破50亿,市场迷雾重重 - 我们该何去何从?
- opBNB:能否孕育下一代永续合约交易所的王者?
- 从隐私跨链到AA钱包:深度解析Zecrey的转型之路
- SHIB生态观察:一只想摘掉Meme帽子的柴犬
- 美国加密市场的十字路口:三大关键因素将决定行业命运
- 稳定币热潮下的冷思考:专用链到底有没有未来?
- 比特币暴涨400点!这波多单操作简直太爽了
- FTX清算风暴来袭:30亿美元加密货币抛售将如何冲击市场?
- DeFi时代的金融革命:Littlemami Labs如何抢占下一个万亿市场
- 8月26日加密市场深度分析:反弹or继续下探?
- Coinbase终于要牵手闪电网络了!创始人亲口证实这一重大决定
- 区块链新纪元:Layer2如何重塑公链格局
- 解密K线图:币圈投资者的必备生存技能
- 守护每一分血汗钱:火币HTX七月风控工作实录
- 山寨币淘金热:这四个潜力币种值得你关注
- 孙宇晨在EmpowerX峰会畅谈:当AI遇上区块链,会擦出怎样的火花?
- 加密市场是否在等待一场大清洗才能重拾活力?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