码链估值密增长如何代币用户引爆价值区块
作者:Zach Pandl(灰度投资) | 编译:松雪(金色财经) 说实话,区块链这东西有时候真像我们日常用的社交软件。你想想,要是微信上只有你一个人,那这玩意儿还有啥用?这就是所谓的网络效应——用的人越多,价值越大。在加密世界里,这个道理同样适用,而且可能带来更惊人的回报。 记得我第一次用比特币买咖啡时的经历吗?那家咖啡店刚好接受比特币支付。但如果全城就这一家店能用,我可能就懒得折腾了。这就是网络效应的生动体现。就像老式电话机,单独一台就是个摆设,但当整个城市都装了电话,它的价值就爆发了。 经济学家们发现,网络的价值增长不是简单的算术增长,而是呈几何级数飙升。两个用户时只有1个连接,10个用户时就有45个可能连接。这解释了为什么Facebook、Twitter这些平台一旦突破某个临界点,市值就会一飞冲天。 我观察比特币行情时经常发现一个有趣现象:每当新增用户大幅增长后,价格总会出现跳跃式上涨。这不就是典型的S曲线效应吗?开始增长缓慢,到某个转折点后突然加速,最后趋于平稳。 看看以太坊的数据就明白了:每月活跃用户才600多万,连Yelp的1/20都不到。想想看,要是哪天以太坊的用户量赶上Twitter,那会是什么场景?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灰度团队对加密资产的长期潜力如此乐观。 我们做了个有意思的分析:把主流区块链的用户数和市值做成对数图。结果发现,当用户数超过65万这个门槛后,市值增长明显加速。比特币的数据更直观:用户数每增加1%,市值就跳涨2%——完美印证了网络效应的威力。 不过要注意,不同链的表现差异很大。以太坊的斜率是1.4,比比特币温和些。这可能跟它们的用途有关:比特币更像"数字黄金",而以太坊要复杂得多。 当然,投资区块链不是稳赚不赔的买卖。我就遇到过不少坑: - 以太坊网络一拥堵,手续费就上天,把新用户都吓跑了 - 各个链之间的竞争太激烈,用户随时可能"跳槽" - 有些项目纯靠炒作,实际用户少得可怜 所以我的经验是:既要看用户增长,更要看真实的、非投机性的使用场景。就像当年互联网泡沫时期,最终活下来的都是真正改变人们生活的公司。 站在2023年这个时间点,我感觉区块链行业就像2000年初的互联网。用户基础还很小,但增长潜力巨大。特别是随着Layer2解决方案成熟,手续费问题正在缓解。 最后给个实用建议:关注那些用户持续增长、生态逐渐丰富的链。当它们突破临界点时,可能就是价值爆发的开始。当然,别忘了分散投资——毕竟在这个快速变化的领域,没人能百分百预测未来。 [注:本文观点基于灰度投资研究报告,不构成投资建议。加密市场波动剧烈,投资需谨慎。]网络效应的魔力
区块链的S型增长曲线
数据说话
机会与挑战并存
展望未来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香港稳定币新政下的冷思考:自由与合规的天平正在倾斜
- 区块链油费那些事儿:为什么你在以太坊上总感觉被宰?
- 加密货币的未来版图:谁在领跑这场数字金融革命?
- 10月30日数字货币合约交易指南:BTC与ETH行情深度剖析
- Web3的微信梦:ParaX如何让区块链变得像刷朋友圈一样简单?
- 加密货币市场迎来双响炮:BTC站稳3.4万,ETH冲破1800大关
- TRB妖币一年暴涨480%?揭秘预言机赛道的黑马
- 比特币11月行情预测:历史数据告诉你一个惊人的可能性
- 加密货币市场遭遇美式暴击:比特币、以太坊为何突然崩盘?
- 2023年10月加密货币市场全景扫描:美元黄金齐舞,中东战火牵动市场神经
- 比特币鲸鱼疯狂扫货背后:市场正在酝酿什么?
- CFX代币暴涨12%,背后藏着怎样的秘密?
- 华尔街正在区块链上重生:股票代币化的前世今生
- 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:一场不得不打的硬仗
- 万宝盛华再发力!携手全球猎头巨头共建南京人才新高地
- 比特币ETF:投资者的新希望还是过气网红?
- 一场别开生面的Web3线下派对观察记
- AI加密革命:普通人如何抓住10-50倍暴富机会?
- 比特币牛市背后的资金暗流:谁在悄悄进场?
- 当AI遇上精神危机:Web3会是我们的解药吗?
- 搜索
-